9月19日,走進貴州高速集團營運事業部銅仁中心轄區銅大線七里沖往大龍方向4公里處,預防性養護作業施工現場,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映入眼簾,機器轟鳴、熱浪襲人,一列百余米長的機組在工作人員的操縱下猶如長龍般緩緩行進,路面清掃、銑刨翻松、拌和、攤鋪、碾壓等一切井然有序,機組所過之處,路面煥然一新。
此次養護作業引進的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由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實施,該項工藝在貴州省運用尚數首次。
該工藝采用德國維特根就地熱再生機組,其主要由三臺加熱機和一臺復拌再生機組成,具有機械化程度高、用工少、資源回收利用度高、綠色環保、施工工期與質量可控等諸多優勢。
據項目施工負責人介紹,就地熱再生工藝的特點是最大限度利用維修路面原有瀝青、砂石等材質,每公里可節約砂石料約350余噸、瀝青20噸,循環利用率達100%;設備以液化石油氣作為燃料,更加環保,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氣體排放大幅減少,對高速公路周邊環境影響更小,同時工藝整體設備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整套機組操作人員僅8人,施工過后能大大提升路面的路用性能。銅大線該路段養護施工因采用這樣的新技術,作業時間也將大幅縮短。
銅大線作為集團公司引進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工藝試點,為如實了解和掌握該項技術特性,營運事業部高度重視,施工期間每天組織銅仁中心工程專業人員到場學習觀摩,熟悉和了解工藝特點,同時對比和檢測修復路面各項數據,從而加大對就地熱再生工藝的認識。
隨著高速公路行業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安全出行、綠色出行提出更高要求,諸多因素促進了養護技術的日新月異,科技附加值越來越高,為積極地研究和引進新的技術、新的工藝,營運事業部不斷改革創新,全力提升司乘人員對高速公路出行的滿意度,努力實現提質、降本、增效與科學發展。
施工現場航拍
黨群工作部 銅仁中心 張學霖 張宇 文/圖(視頻制作)